生產中經常出現(xiàn)滲碳或碳氮共滲后淬火裂紋,導致零件報廢,既影響生產進度,也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。上一篇文章分析產生裂紋原因,本文將對裂紋零件刨切結果進行分析并給出結論。
4.分析與討論
針對裂紋零件剖切結果,分析如下:
(1)零件外圓面縱向裂紋的數(shù)量、走向不一,故零件裂紋的產生與原材料狀態(tài)無關。
(2)由裂紋的剖切金相檢查可知,裂紋部位滲層深度與無裂紋部位滲層深度及形貌均基本一致,裂紋開口部位碳化物層與正常部位無明顯差異,且碳化物未沿裂紋分布,裂紋附近滲層組織與同樣深度正常部位組織無明顯差異,由此可以判定碳氮共滲前零件表面無裂紋。
(3)從裂紋剖面形貌上看,所有裂紋深度基本一致,裂紋開口及內部寬度較大,耦合性
差,尾端圓鈍,裂紋內部可見大量氧化物,裂紋兩側基體可見大量彌散分布的顆粒狀氧化楊,裂紋形貌不符合淬火應力裂紋形態(tài)特征,且淬火后續(xù)回火溫度僅為160℃,缺少產生大量氧化物的環(huán)境,由此可以排除淬火冷卻過程及后續(xù)過程開裂的可能。
(4)從零件槽口兩側裂紋的分布情況來看,大部分裂紋槽口兩側周向位置基本一致且一一對應,槽口兩側的裂紋應為同一條裂紋,由此可以判定裂紋應在開槽之前就已經存在;零件外圓面開槽為在淬火工序之前進行,故排除淬火過程中開裂的可能。
綜上所述,該零件表面裂紋產生應在碳氮共滲工序與車工(開槽)工序之間。
5.調查熱處理過程
根據上述結果分析和判斷,排除淬火裂紋,繼續(xù)了解有關操作者實際加工過程,得知零件碳氮共滲后出爐,在轉至冷卻箱過程中橋式起重機發(fā)生短期故障,導致零件在空中停留時間太長,造成零件表面氧化脫碳。
表層先形成極薄的一層屈氏體組織,在下面保留一層未轉變的奧氏體,在隨后冷卻過程中使表面產生拉應力的作用,為宏觀裂紋產生創(chuàng)造了條件,在后續(xù)砂輪磨削和車工開槽過程中,殘留奧氏體轉變成馬氏體,造成表面的體積膨脹,由于該零件開槽較深,當磨削溫度達到250-300℃時,組織轉變加快,碳氮共滲層的脆性增大,加上冷卻不及時等造成磨削裂紋,其特征為裂紋沿著網狀滲碳體面形成微小波紋狀,零件在淬火后,由于組織應力和熱應力影響,擴大了原有的微裂。
青島豐東熱處理專業(yè)提供熱處理服務,可為客戶提供化學熱處理(滲碳、滲氮、碳氮共滲)、真空熱處理、等離子熱處理(離子滲氮)、常規(guī)熱處理(含深冷處理)等四大領域的熱處理加工服務。歡迎新老客戶來電咨詢,電話:4006577217。
“青島豐東熱處理”微信公眾號提供熱“新鮮”的處理行業(yè)動態(tài)及資訊,如果您對熱處理相關知識感興趣,歡迎關注我們,青島豐東期待與您共同進步!